零度關註
  為了公益在一起,他們名叫志願者
  山路泥濘,志願者用繩索拖拉著三馬子艱難行進。甘肅伊山伊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提供
  溫暖包,溫暖了孩子的心。
  “未來在這張地圖裡,我們一起奔波。不為理想,不為名譽,不為生計,不為憐憫,不為敷衍,不為激情……卑微行走,服務伙伴。”這是一張手繪的地圖,一顆格外加重顏色的紅色五角星顯示的地理位置是——梅川;這是一群以公益事業為生的人們,他們用真誠的心奔走在需要他們幫助的土地上——他們的職業是公益事業,他們的名字叫志願者。
  -本報記者李林娜
  “岷縣從不缺少感動!”
  這些天,對於虎孝君來說,感受到的是與岷縣地震剛發生後,志願者現場救災不一樣的另一種感動。如果那時候只能用“震撼”來形容的話,而現在,他更覺得“溫暖”。
  這是甘肅伊山伊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(下稱甘伊中心)與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合作的另一個愛心救助項目——“壹基金溫暖包”。對甘伊中心的志願者們來說,救援才進行到第二步。
  虎孝君是甘伊中心的執行主任,他很專業地說,“救災並不意味著災難剛發生後那段緊張而震撼的日子,嚴格地說,應該是一個持續而長久的過程。”第一階段是緊急救援,主要給災區發放救援物資;第二階段是過渡安置,做好受災群眾、特別是孩子的心理輔導及後續物資救援的發放等;第三階段是災後重建,做好災區建設、水利水電恢復重建等工作。
  如今,作為第二階段的過渡安置,“溫暖包”的發放正在緊張進行。分裝,是發放的第一步。
  11月16日,壹基金、甘肅公益救災聯盟、甘肅伊山伊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啟動壹基金溫暖包項目,將為災區兒童及全省孤兒發放價值540萬元的溫暖包1.35萬個,每個溫暖包價值365元,包括書包、棉衣、棉鞋、手套、圍脖、水彩筆等12種物資。這幾天,首批1萬個“溫暖包”陸續抵達岷縣,志願者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統一的物資進行分裝。
  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,虎孝君有點頭疼,“如果要在最短的一天內分裝完的話,預計需要1000人。”顯然,虎孝君多慮了。在分裝工作開始不久,就有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自願加入到分裝隊伍里來,每天、每時,溫暖的力量不斷匯聚過來。
  11月21日,溫暖包分裝工作在岷縣新二中一間教室里開始,一大早,岷縣小寨學區和小寨九年制學校兩位校長打電話問虎孝君,是否需要志願者,有的老師下午沒課可以過來幫助分裝。下午1時,14名老師齊刷刷來到分裝現場,有的老師褲腿滿是泥巴;馬窪社是岷縣中寨鎮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一個社,路虎科就是其中一戶。虎孝君還清楚地記得,當時第一次發放物資時,路虎科滿目迷茫地摟著受傷的兒子,如今“溫暖包”卸貨時他倆再次相遇,這次是他和村裡的人來幫忙卸貨分裝的,“昨天”他是受災群眾,“今天”他是志願者。參與志願服務的馬窪社村民石勝文說,他們是專業的裝卸工,一大早,他們每人湊了12元錢從村上趕過來,丟下農活、放棄了一天300元的勞務費……
  11月22日,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,讓溫暖包分裝行動加速。清晨-10℃的嚴寒中,22名村民從距離縣城10公里的十里鎮趕來,他們是一個家族的成員,都是來幫忙分裝的。冬雪將岷縣包裹得寒意十足,但分裝隊伍越來越龐大,“天空志願者”是岷縣地震後由一些高中生自發組織的,這些孩子在經歷了災難後變得更加堅強,更加懂得感恩和回饋,他們與“螢火蟲”、“岷縣貼吧”、“愛心公益”等公益團隊,教師、村民、學生各行業近100人分成9組同時分裝,一天的勞作分裝了4000個溫暖包。
  11月27日,1萬個溫暖包全部分裝結束。孩子們穿戴著充滿希望的藍色棉服、圍巾和帽子,抱著毛絨玩具,在冬日的陽光下,笑得那麼燦爛。虎孝君說,“岷縣從不缺少感動!”  (原標題:【特稿】為了公益在一起,他們名叫志願者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z19dzhs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